课程编号:1517P1013 课程类型:专业选修课
课程名称:环保设备基础 英文名称: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sic
学 分:2 适用专业:环境工程
一、课程的性质、目的和任务
《环保设备基础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,课程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环境工程中涉及的常见的污染物处理、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设备等。
本课程通过对水污染控制工程、废气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常见构筑物、零部件的介绍,使学生掌握环保设备的构造、原理和使用方法,掌握混凝、膜分离、活性污泥法、生物膜法、尾水消毒设备等内容,初步具备进行环保设备设计、试制、调试和运行管理等能力,为今后从事环境工程构筑物设计施工、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。
二、课程教学目标
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、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。
1. 专业知识目标
1.1 熟悉污水净化的膜设备、生物膜设备、活性污泥法设备、风机、水泵、曝气设备、消毒设备等等;
1.2 掌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设备(如:破碎、分选、焚烧、填埋和堆肥)类型及处理污染物类型;
1.3 掌握常见废气处理与处置构筑物(如:袋式除尘、电除尘、电袋复合除尘、湿式除尘,脱硝脱硫销设备等。
2. 专业技能目标
2.1 初步具备进行环境工程常见构筑物施工试制能力;
2.2 具备环境工程常见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故障排除;
2.3 具备环境工程常见设备的设计能力。
3. 专业素质目标
3.1具有基本的查阅国内外文献、数据库的能力;
3.2具有基本的环境工程设备试制、运行和管理的专业素质和技能。
三、本课程支持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能力实现矩阵指标点
1.支持知识能力实现矩阵“掌握扎实的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知识”。本课程的具体指标为:课程教学目标1.1~1.6。
2.支持知识能力实现矩阵“掌握环境工程师的初步知识”。本课程的具体指标为:课程教学目标2.1,3.2。
3.支持知识能力实现矩阵“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科学、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”。本课程的具体指标为:课程教学目标1.5,2.1~2.2,3.1。
4.支持知识能力实现矩阵“熟悉环境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过程,具备综合运用经济、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,进行工程项目组织及工程管理的能力”。本课程的具体指标为:课程教学目标1.1~1.3,2.1~2.2,3.2。
5.支持知识能力实现矩阵“具有良好的质量、安全、服务和环保意识,积极承担有关健康、安全等事务的责任”。本课程的具体指标为:课程教学目标3.2。
四、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
本课程前期学科基础课主要包括《水污染控制工程》、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》和《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》,学完该课程后对《认识实习》、《生产实习》、《环境工程施工》、《毕业实习》等知识会有一个更好的认识。
五、课程教学内容安排
本课程共32学时(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,实践环节0学时)。
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如下:
序号
|
教学单元
|
教学内容及要求
|
教学环节设计
|
学时分配
|
支持教学目标
|
1
|
绪论
|
1)了解环保设备的分类、变革、现状;
2)掌握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。
|
1)讲授式,多媒体、板书结合;
2)讨论式,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环保设备的认识。
|
2
|
1.1
3.1
|
2
|
混凝和气浮设备
|
1)掌握混凝和气浮设备的类型、净化方式方法;
2)掌握混凝和气浮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强化运行方式。
|
1)回顾互动式,结合绪论内容以提问互动形式教学;
2)讲授式,多媒体、板书结合。
|
2
|
1.2
2.2
|
3
|
膜分离设备
|
1)掌握电渗析、膜生物反应器、反渗透中常见的分离设备(膜、抽吸泵或压力泵);
2)掌握膜分离工程技术要求及减少膜污染的方法;
2)掌握我国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膜的选择;
|
1)讲授式,多媒体、板书结合;
2)现场教学;
3)实际操作。
|
8
|
1.2
|
4
|
生物膜法设备
|
1)熟悉生物膜法的原理;
2)掌握生物膜法技术的主要类型和构筑物结构;
3)掌握生物膜工艺运行中人工管理方法、常见故障排除等。
|
1)讲授式,多媒体、板书结合;
2)配合网络平台,介绍污水处理中生物膜法应用的要点;
3)案例式教学,结合国内外生物膜法技术进行说明。
|
8
|
1.3
2.2
3.2
|
5
|
除尘设备
|
1)熟悉除尘设备种类及其分类原理;
2)掌握袋式除尘、电除尘、复合除尘、湿式除尘等结构特点;
3)掌握常见的脱硫脱硝设备及工作原理。
|
1)讲授式,多媒体、板书结合;
2)配合网络教学资源,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。
|
8
|
1.4
2.2
|
6
|
固废处理与资源化设备
|
1)了解污泥的种类和主要水分种类;
2)掌握污泥处理方法和一般垃圾的破碎、分选和焚烧设备;
3)掌握垃圾堆肥、垃圾填埋常见的设备构造;
4)掌握垃圾渗滤液处理所涉及的主要构筑物结构和原理。
|
1)讲授式,多媒体、板书结合;
2)习题案例教学,使学生熟悉环境工程施工的具体过程。
|
4
|
1.5
2.1
2.2
3.2
|
六、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
课程成绩考核包括期末和平时考核两部分,其中,期末成绩70%、平时成绩30%。期末成绩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;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出勤率、课堂表现、作业等部分综合评定。其中,课堂表现主要依据课堂问答情况、学生讲解和讨论环节的准备与参与情况、平时测验等综合评定成绩,作业主要依据作业完成质量、主题讨论参与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成绩,各项成绩平均计算出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。
七、参考教材与资料
1.《环保设备基础》,刘转年等编著,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,2013。
2.《环境工程设备》,金兆丰等主编,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2。
3.《环保设备选择、运行与维护》,王继斌等主编,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1。
执笔人:曹文平
审核人:曹文平
批准人:高明侠
制定(修订)日期:20165年8月
|